NBA中国联赛胎死腹中、上市遥遥无期、“去姚明化”未获成功,甚至成为NBA高层人事斗争的牺牲品……外界针对NBA中国区CEO陈永正的突然辞职疑惑重重。事实上,以上情况既存在,又不完全正确。
其实,陈永正是主动选择离开的,并未受到任何被迫辞职的压力。陈永正对NBA中国的同事讲到了他选择辞职的原因:“从摩托罗拉到微软,再到NBA中国,我做了十多年的CEO,每天都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,我对此感到疲惫厌倦,渴望休息,渴望全新的生活。”在NBA中国发出的关于陈永正辞职的公开信中也谈到了这一点:“在跨国公司工P多年后,我决定逐渐退出日常管理这一角色。”
好老板
在NBA中国的同事眼中,陈永正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老板。这包括为人和能力两方面。情商超高的他,虽然也有急的时候,但从不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同事,反倒会对下属嘘寒问暖。P于客户,他也不会用势利的眼光分级对待,而是无论大小,一视同仁。甚至有些客户根本不需要他这样的层级出面,但他依然乐于参与。青岛啤酒等赞助商正是缘于他的亲力亲为而达成合作。
NBA总部也认可陈永正的工作。陈永正上任后,NBA中国区的业务每年保持在30%-40%P增长幅度,年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亿美元。凭借在中国多年积累的政府资源优势和为人处事的原则,陈永正还修复了此前NBA和中国篮协之间不愉快的关系。在前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的自传 《篮坛风云路》中记录了一些情况。比如说到陈永正的前任、首任NBA中国区总裁马富生P李元伟表示,身为美国人的马富生虽然也经常和篮协进行沟通交流,但大多比较务虚,可能只是为了做给NBA总部看而已,遇到正事时却常常把中国篮协晾在一边,多次试图挑战中国篮协的底线。李元伟直言,马富生激怒了中国篮协,后来的中国区总裁易人,与此肯定有必然关系。
李元伟在书中高度评价了陈永正。认为他作为中国人,非常了解中国国情,也愿意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行事,而且比较容易打交道,交流起来也没有那么多枝节。正是在他的领导下,NBA中国和中国篮协之间的交流开始变得顺畅。一向强势的NBA主席大卫·斯特恩对待中国篮协的态度发生较大改变也和陈永正有关。斯特恩曾经对待中国篮协很不友好,双方会面时,言语中尽是冷嘲热讽,李元伟直言甚至一度有过甩手就走的冲动。但陈永正告诉斯特恩,应该重视和中国篮协及中国体育主管部门的关系。
因为之前在赛事审批等诸多事情上和中国篮协存在矛盾,而要想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又不可能绕过中国篮协,斯特恩也逐渐认识到了和中国篮协交好的重要性,并做出了一些努力。2008年10月的NBA中国赛前夕,斯特恩想拜会中国国务院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。按照规定,需要提前申报、审批,一般得提前数日甚至更久,但斯特恩不了解中国国情,10月13日提出,15日就想见面。这么短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因为按照程序,首先需要由篮管中心出面向体育总局申报,并由总局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。一向被认为是陈永正最大优势的政府资源,在这件事情上获得充分证明。陈永正率领的NBA中国在出乎意料的短短两天之内基本办妥所有工作,可见其强大的公关和执行能力。但最终因为双方合作没有实质性项目,不能满足首长接见的基本要求才告吹。这显然不是陈永正的问题。
强势的大卫·斯特恩
同样,NBA中国联赛未能实现,也不能归结为陈永正的责任。这原本就齑笪馈に固囟饕幌崆樵傅那渴葡敕ā
NBA的确迫切需要中国联赛。因为NBA在中国吸引了超过20家赞助商,NBA能给予这些赞助商什么回报?每年200万美元的赞助费,只被允许在中国市场作为合作伙伴使用NBA商标,显然不够。部分赞助商最终选择退出,已经说明了问题。当然霳BA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设计了很多回报形式,比如每年一度的篮球无疆界等活动。后来NBA把主要精力放到场馆建设上,从北京五棵松,到上海,再到广州。当然,NBA是不会自己出钱建场馆的,他们希望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兴建,由NBA和美国场馆运营公司AEG控制场馆运营权。NBA旃希望通过在这些场馆举行活动给赞助商回报。NBA答应合作运营五棵松体育馆时曾承诺一年举行上百场活动,并把此作为进入的条件,但问题是能搞什么活动呢?NBA季前赛或者常规赛每年只能搞一次,毕竟两国之间的距离太远了。况且,如果没有中国球员,仅是季前赛,已经不能吸引中烨蛎粤恕Q盗酚、球星访华活动、季前赛,都不足以支撑这些场馆的使用,都不能给予20多家赞助商足够的商业回报。所以,NBA要想在中国市场实现突破,只能从办联赛着手。这就涉及到两个国家、两个协会、两家不同背景的组织和不同的管理制度,要达成共识很难,必须要有观念、模式的创新才行。
大卫·斯特恩倒是也曾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中国篮球,包括提高联赛运营推广能力,给国家队提供技术支持,帮助中国篮球培训教练员,及在青少年方面加强合作。蓝图虽然美好,但强势的NBA不愿在合同上有任何体现。
NBA渴望打造一个全新的联健K们表示已经做出了让步,可以接受不冠NBA之名,不要求控股,NBA中国和中国篮协各自占50%股份。方案设计8支球队,现有CBA球队可以优先进入,但每支队伍要拿出5000万美元的加盟费。由中国篮协收取管理费,NBA中国收取运营费用。这相当于是在现有CBA联赛之外,再推出一个类似超级联赛的方案。
显然,这是典型的美国式思维,一厢情愿,不具备可操作性,因为对CBA冲击很大。让一家俱乐部拿出5000万美元更是完全不现实。现有的CBA俱乐部,没有一家能够出得起这笔钱。而且,由于在中国举行的联赛,中国篮协不具有主导地位,也违反了中国《体育法》的规定:中国篮协依法实施对全国篮球的管理职能。
可见,斯特恩是多么的不了解中国国情,但因为其一贯的强势和主导作风,又不愿做出让步——他们也曾做出一些改变和让步,比如随后斯特恩逐渐放弃中国联赛的想法,转而开始和中国篮协在教练员培训、青少年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,表明了斯特恩逐渐了解了中国国情和客观困难后做出的改变。但这显然还没有达到能让双方展开实质性合作的地步——“NBA的成功不仅源自其独特的市场和社会文化环境,也与它管理层的雄心、眼光、魄力和能力有关。具体讲就是和大卫·斯特恩的个性特征和风格有直接关系。”李元伟在书中写道,“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式思维方式、行为方式,巨大的成功带来的自信和自负,彬彬有礼背后表现出来的优越感,老子天下第一的颐指气使和赤裸裸的利益诉求,使他们很难与其他篮球组织平等相处,这是造成合作无法深入的主要原因。”
因此,在李元伟等中国篮球的业内人士看来,NBA中国联赛的最终搁浅,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因为在NBA和中国篮球之间,没有能够达成共识的切入点。
人事斗争
这时候就必须说到陈永正的为人和经历。在摩托罗拉和微软这样的实体销售型企业,作为中国区总裁,陈永正在中国市场,有着说一不二的独立权力。在市场销售方面,遇到困难时,他甚至可以要求美国总部做出策略改变。但NBA不同,其在中国销售的不是具体产品,而是品牌文化,一个实体在美国,属于美国篮球联盟的品牌文化。这注定了NBA中国的架构不可能庞大、独立,要受制于美国总部。
让陈永正决定辞职的另一原因,则是NBA高层的人事争斗。当然,这并非NBA特有,而是大公司共有的情况。
陈永正属于NBA全球业务总裁海蒂·尤伯罗斯领导。作为创造了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商业营销奇迹、前美国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斯的女儿,海蒂是一个愿意倾听意见和愿意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人。她也愿意以中国人习惯的方式,彬彬有礼地和中国人打交道。但NBA的其他人并非都有这么好的性格,特别是NBA主席大卫·斯特恩。在李元伟的书中就讲到,这是一个很强势、思维方式极为美国化的人,经常给人居高临牡母芯酰让人心里很不舒服。他虽然看重中国市场,但很难让他改变强势、主导的处事特征。还有升任NBA全球副总裁的马富生,这不仅是个强势的美国人,NBA中国的前身中国办事处更是由他一手创办。
由于美国NBA总部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存有分歧,至少在处事模式上,一闹髡藕献鞴灿,另一方则坚持惯有的强势主导,让陈永正身处夹缝之中。当他不能完全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思路办事时,离开也就不足为奇。
从这个角度说,过渡时期的NBA中国由NBA全球首席财务长斯蒂夫·理查德代理兼任中国区CEO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虽然他不了解中国某。但来自NBA更高层的他,更了解纽约总部的想法,也十分看重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海外第一大市场。而且,NBA有着成熟的管理体系,不会因一个人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。尽管外界对陈永正的辞职感到突然,认为他至少应该等到2010年NBA中国赛举办结束后再辞职,但却在中国赛前一个月提出离开。其实,既然陈永正已经决定离开,还不如尽早公布。因为这便于NBA继续开展业务,尽快寻找合适的新CEO人选等工作。理查德的到来,也没有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,标志着NBA中国发展战略的变化。因为任务明确,只是路途遥远。
(责任编辑:李志宇)